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的意义.方法:依据血管病变将14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2组:大血管闭塞组(n=83)和无大血管闭塞组(n=62).采用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比较2组的预后.结果:第3个月和第6个月随访时,大血管闭塞组患者mRS评分显著高于无大血管闭塞组;无大血管闭塞组mRS 0~2分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大血管闭塞组患者,分别为82.26%(51/62)比28.92% (24/83)和83.33% (50/60)比28.21% (2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行MRA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预后.
推荐文章
磁共振脑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脑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价值
动脉
3.0T磁共振的SWI和MRA对小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栓形成及责任血管关系研究
脑血管意外
小脑
颅内血栓形成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预后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1
页数 分类号 R743.3
字数 1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12.03.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小强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8 23 3.0 4.0
2 庄雄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26 8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