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往的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法未考虑地解压差问题,对此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方法.首先对煤层的原始吸附气含量采用临界解吸压力(而非前人采用的原始地层压力)下的Langmuir方程进行表征;然后通过近似化和线性化处理,将基本物质平衡方程转化为视平均储层压力(P/Z)和累积产气量(GP)的直线方程.该直线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上的截距为原始地质储量,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视临界解吸压力(而非前人的视原始地层压力).运用该物质平衡法,计算Eclipse建立的一个煤层气藏模型的储量,发现误差仅为0.35%.这表明在参数准确的情况下,Langmuir体积和压力、原始割理孔隙度和某些时刻的平均地层压力等在数模中可准确获知,该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推荐文章
煤层气储量计算方法
煤成气
储量计算
计算方法
精度
采收率
煤层气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煤层气储量
储量分类
储量评价
煤层气储量计算及其参数评价方法
煤层气
储量
分类
盖层
地层压力
水动力条件
评价
改进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储量计算方法
页岩气
吸附相
裂缝(岩石)
基质
系统
物质平衡方程
储量
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煤层气藏地解压差的物质平衡储量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层气 物质平衡法 地质储量 含气量 地解压差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煤层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9
页数 分类号 TE33
字数 47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2.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素明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 66 4.0 6.0
2 李相方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20 1902 21.0 28.0
3 胡小虎 9 84 5.0 9.0
4 任维娜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29 2.0 2.0
5 孔冰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
物质平衡法
地质储量
含气量
地解压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