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沉淀白炭黑和高耐磨炭黑作为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填料.研究以不同质量比混合的沉淀白炭黑和高耐磨炭黑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硫化特性、门尼粘度、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RPA分析表征填料-填料的相互作用,采用SEM表征白炭黑/炭黑混合填料在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填料中白炭黑所占比例的增大,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硫化转矩升高,焦烧时间(t10)缩短,正硫化时间(t90)延长,门尼粘度增大.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都随着混合填料中白炭黑用量增多而提高.RPA分析表明,全部采用白炭黑补强的共混胶Payne效应最明显,炭黑补强的共混胶Payne效应最弱.SEM分析表明,白炭黑在共混胶中分布比炭黑更加均匀,填料聚集体粒径较小.
推荐文章
白炭黑对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硅橡胶
气相法
白炭黑
复合绝缘子
气相白炭黑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氟橡胶
硅橡胶
共混
气相白炭黑
性能
SEM
乙炔炭黑填充导电硅橡胶的研究
硅橡胶
乙炔炭黑
白炭黑
导电橡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炭黑/炭黑混合填料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特种橡胶制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氟橡胶 硅橡胶 白炭黑 炭黑 RPA SEM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配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分类号 TQ333.93
字数 37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030.2012.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幸荣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6 2480 26.0 34.0
2 郭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3 495 12.0 18.0
3 何琳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2 2.0 2.0
4 秦毅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8 1.0 1.0
5 周绣芳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4 2.0 2.0
6 李益鑫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橡胶
硅橡胶
白炭黑
炭黑
RPA
SE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橡胶制品
双月刊
1005-4030
61-1141/TQ
大16开
咸阳市12号信箱
52-42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9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