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带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冷端潜热用于供热的新型热电联产机组,以某电厂300MW供热机组为对象,利用Aspen软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在保证机组设计最大供热要求不变的前提下,分析机组的热经济性及投资收益,结果表明,新型带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机组的煤耗下降15.8g/kWh,增加发电18.01MW,而投资回收期少于4a;在最大抽汽工况下,分析将排挤抽汽用于增加区域供热的热经济性及投资收益,结果表明,新型机组煤耗下降63.9g/kWh,增加供热105.28MW,而投资回收期少于3a,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技术.
推荐文章
125MW热电联产湿冷机组带吸收式热泵试验研究
热电联产
湿冷
吸收式热泵
余热回收
性能试验
供电煤耗率
吸收式热泵在135MW热电联产空冷机组上的试验研究
吸收式热泵
热电联产空冷机组
乏汽余热回收
试验研究
热电联产机组集成热泵实现热电解耦的潜力与能耗特性分析
热电联产
热泵
热电解耦
电负荷率
热负荷率
面向热泵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燃料节能评价
热泵供热
热电联产机组
节煤率
燃料节能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带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机组的技术经济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电联产 吸收式热泵 热经济性 投资收益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发电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3
页数 分类号 TM611.1
字数 20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322.2012.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崇波 36 175 6.0 13.0
2 舒斌 9 71 4.0 8.0
3 郑立军 17 55 4.0 7.0
4 赵明德 8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电联产
吸收式热泵
热经济性
投资收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电力
双月刊
1007-2322
11-3818/TM
大16开
北京德外朱辛庄华北电力大学
82-64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22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