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白介素-6(IL -6)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本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用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脑复康).分别于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6h,2天,7天三个时间点并完成相应治疗,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脑组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 IHC)检测脑组织中IL -6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针刺治疗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造模后2天及7天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能降低IL -6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造模后2天及7天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显示,针刺组与模型组有差异.结论:“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有利于脑出血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通过下调IL -6的蛋白表达,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及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IL-6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出血大鼠模型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 IL -6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推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0
页数 分类号 R245
字数 3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06.2012.02.0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大鼠模型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
IL -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信息
双月刊
1002-2406
23-119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13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9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