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固相法合成LiMn2-xBixO4-yFy(x=0,0.03;y=0,0.05,0.1),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等技术分析检测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LiMn2-xBixO4-yFy均为尖晶石结构,无杂相,颗粒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常温下以0.2C倍率循环30次,LiMn1.97Bi0.03O3.95F0.05容量保持率为90.88%,远高于未改性LiMn2O4的86.51%,常温及55℃下以1 C倍率循环100次,LiMn1.97Bi0.03O3.95F0.05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1.81%和83.69%,高于未改性的78.65%和71.82%。Bi和F复合掺杂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尤其是高温循环性能。
推荐文章
Li/Mn比对改性LiMn2O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掺杂
循环性能
尖晶石LiMn2O4高温电化学性能研究
锂离子蓄电池
尖晶石LiMn2O4
高温电化学性能
碳纳米管改性对LiMn2O4倍率及高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LiMn2O4
碳纳米管
表面包覆
电化学性能
高温固相法
F-掺杂LiMn2O4的结构及高温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2O4
离子掺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i和F复合掺杂对LiMn2O4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锰酸锂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60,774
页数 分类号 TM9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雯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20 2.0 2.0
2 麦发任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2 51 4.0 6.0
3 刘金练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57 4.0 6.0
4 李雷勇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 6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锰酸锂
掺杂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