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冻融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快冻法将混凝土盐冻或水冻至不同损伤程度后,测其动弹性模量、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以动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分析了冻融损伤与抗折、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抗折强度衰减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抗折、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动弹性模量均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抗折、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动弹性模量的衰减速率随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但抗压强度的衰减速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在冻融循环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含气量越高、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损失越小,其力学性能损失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冻融损伤与抗折强度的相关性较好,但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较差,当冻融损伤小于4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不低于其初始强度的70%.
推荐文章
冻融作用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衰减规律
混凝土
冻融作用
试验研究
损伤
力学性能
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混凝土
早龄期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研究
高性能透水混凝土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
渗透性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钢纤维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最优掺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冻融损伤混凝土力学性能衰减规律
来源期刊 建筑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损伤 力学性能 衰减规律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8
页数 分类号 TU528.01
字数 4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29.2012.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加平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21 1897 25.0 36.0
3 洪锦祥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639 12.0 25.0
5 缪昌文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94 2005 26.0 4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6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21)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42)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冻融循环
损伤
力学性能
衰减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材料学报
双月刊
1007-9629
31-1764/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1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