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肺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观察及总结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经肺活检病理诊断的5例肺血管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活检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例肺血管内淋巴瘤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6 ~59岁,中位年龄45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5/5)、体重减轻(5/5)、咳嗽(4/5)、乏力(3/5)和气短(2/5)等;5例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316 ~1025 U/L).肺功能以弥漫性功能障碍为主.肺部CT:3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及实变影,1例为多发结节影、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例表现为右肺下叶实变影.病理组织学:肺血管内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小簇淋巴瘤细胞分布于狭小的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保留肺泡结构,伴有肺泡上皮增生,其病变微小,易漏诊.1例肿瘤细胞形成瘤栓伴肺梗死.免疫组化显示3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随访20 d~6个月(平均3.17个月),3例B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患者均行R-CHOP方案化疗,2例化疗后病情平稳存活,1例化疗6程后病情进展,更换Hyper-CVAD方案化疗后病情平稳存活;2例T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患者,1例失访,1例经CHOP方案化疗效果不佳,于诊断后20 d死于消化道出血和呼吸衰竭.结论 肺血管内淋巴瘤非常少见,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部CT常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病理组织学显示,淋巴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狭小的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其病变微小、易漏诊,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
推荐文章
小肠淋巴瘤的超声及大体病理特征分析
淋巴瘤
小肠
超声
大体病理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与影像表现
肺肿瘤
淋巴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
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涎腺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肺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来源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内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分类号 R733.4|R446.8
字数 49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2.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内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协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4-9081
11-5882/R
大16开
北京市帅府园1号
2-71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