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重建视功能的惟一有效手段,部分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摘出术后泪膜的稳定性和眼表结构受到一定影响,而研究表明泪膜功能异常是导致干眼的重要原因.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液的变化. 方法 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人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54眼及同期就诊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40眼,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匹配,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术前与术后局部用药相同.分别于术前3d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以干眼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患者的主觉症状结果并进行评分,同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检测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有干眼症状者占36.2%,术后有干眼症状者占75.8%.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患者术后干眼症状的评分明显重于单纯白内障组,且2个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干眼症状评分均增加,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39.347,P=0.000;F时间=342.741,P=0.000).2个组术眼FL评分不同组间和不同时间点间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32.697,P=0.000;F组别=14.073,P=0.000),其中2个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FL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FL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患者术后FL评分明显高于单纯白内障组.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BUT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8.198,P=0.000;F时间=868.364,P=0.000),其中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术后各时间点BUT均缩短,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SⅠt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64.017,P=0.000),其中2个组术后1d、1周SⅠt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2个组SⅠt值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 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较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发生得早,症状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