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材料工程       
摘要:
针对纯钛挤压管坯内孔铜包套破裂现象,通过金相、能谱及XRD分析对破裂铜包套表面的第二相进行了成分、物相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铜包套和纯钛锭坯相接触表面的第二相是Cu3 Ti;包套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挤压比增大(从14.2提高到22.9)引起摩擦热和变形热增大,原半流体油基润滑剂的润滑效果不良,导致铜包套和纯钛管坯局部温度升高(>850℃),并在短时间内(<10s)发生Ti-Cu反应,导致铜包套撕裂脱落.通过实验确定了预防铜包套破裂的关键措施.
推荐文章
T815井架车扭力杠断裂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扭力杠
断裂成因
预防措施
纯铜熔炼及铸件缺陷分析和预防措施
纯铜熔炼
铸件缺陷
预防措施
铸造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
裂缝
成因分析
预防措施
风电铸件表面夹杂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风电铸件
夹杂物
预防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纯钛挤压管坯内孔铜包套破裂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来源期刊 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纯钛管坯 挤压 铜包套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分类号 TG3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梅生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 23 92 5.0 9.0
2 王成长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 11 34 3.0 5.0
3 谢翀博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 8 14 2.0 3.0
4 马建明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 3 1 1.0 1.0
5 陈贵曾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 5 10 1.0 3.0
6 晁鸿涛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 5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纯钛管坯
挤压
铜包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工程
月刊
1001-4381
11-1800/TB
大16开
北京81信箱-44分箱
1956-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58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70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