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戰國楚簡中有■、■、■等幾例字形,舊多不識。近年來随着學者們深入研究,采用出土實物比對、辭例辨析等方法判定其爲'瑟'字,即先秦常見的一種樂器。[1]但對其字形構造意見不一,有說从'辛',有說从'丌'或'亓',或直言'不清楚其來源'。[2]筆者將楚文字'瑟'的不同形體與春秋戰國、漢代墓葬中瑟的實物對比後認爲:'瑟'在戰國文字中多爲象形字,象瑟面上用以承弦的'瑟柱'形狀;少量爲形聲字形,
推荐文章
重庆若瑟堂探析
重庆若瑟堂
发展沿革
建筑风格
历史价值
淋病奈瑟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淋病奈瑟菌
疫苗
淋病
性传播疾病
病原体
多重耐药淋病奈瑟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淋病奈瑟菌
多重耐药性
最小抑菌浓度
耐药基因
巴尔楚克羊品种资源调查
巴尔楚克羊
品种
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說楚文字“瑟”
来源期刊 出土文献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曾侯乙墓 象形字 春秋戰國 性自命出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H1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珂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曾侯乙墓
象形字
春秋戰國
性自命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出土文献
半年刊
16开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301A出土文献研究与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