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药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共纳入患者280例,按分层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两组均予抗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2.5 mg日一次起,如能耐受可达到最大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25 mg日一次,逐渐加量)、洋地黄(地高辛片0.125~0.25 mg日一次)长期服用.利尿剂、洋地黄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心功能达到一级即可停用.治疗组加服强心通脉颗粒每次8 g,每日3次开水冲服,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心衰疗效(Lee氏)记分、心功能分级(NYHA)、中医症状疗效记分、6 min步行试验,并进行心功能测定和胸部X线检查,6个月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心衰计分、6 min步行试验、中医症状疗效计分和6个月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强心通脉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推荐文章
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能量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能量代谢
重构
慢性胰腺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胰腺炎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单方
慢性心衰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病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药干预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案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强心通脉颗粒 慢性心衰 中医症状疗效计分 气虚血瘀水停型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68
页数 分类号 R285.6|R541.6
字数 3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613.2012.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丽鸿 128 590 14.0 18.0
2 张艳 235 1661 20.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51)
二级引证文献  (48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7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7(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18(1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6)
2019(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0)
2020(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心通脉颗粒
慢性心衰
中医症状疗效计分
气虚血瘀水停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