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乙酸钠为碳源,铁氰化钾溶液为电子受体,以普通双极膜(膜A)、特种双极膜(膜B)和质子交换膜(膜C)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产电性能的实验研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膜A开路电压为0.77V,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3.23W/m3,由线性拟合方程可知其内阻为91.22Ω;膜B电池的开路电压0.748V,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3.52W/m3,内阻为92.26Ω;膜C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796V,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3.75 W/m3,内阻为79.29Ω.结果表明:各种膜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方面相近.通过膜效率的分析,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采用离子交换膜替换价格昂贵的质子交换膜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基于膜电极的质子交换膜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生物燃料电池
膜电极
质子交换膜
生物膜
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及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污染物降解
产电效果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铬废水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压
功率密度
Cr(Ⅵ)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应用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极材料
放大
废水处理
产氢
微生物电化学合成
生物传感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质子交换膜 微生物燃料电池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2-886
页数 分类号 TM911
字数 3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0096.2012.05.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隆龙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71 1207 21.0 32.0
2 李颖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190 2089 24.0 39.0
3 李连华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24 495 12.0 22.0
4 孔晓英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32 485 12.0 21.0
5 孙永明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45 557 13.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交换膜
质子交换膜
微生物燃料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