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民国时期,受到西医传人以及当时特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影响,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呈现出与既往不同的特点,即借鉴西医学及(或)日本古方派的观点来阐述《伤寒论》,可称之为“伤寒新论现象”.“伤寒新论现象”具有以下特点:借鉴西医学知识;在《伤寒论》版本和学术观点上受到日本古方派的影响;注重实证.在学术内容上,民国医家就六经的实质、病因学说、中医药治愈病菌感染的机理、方药作用机理以及中西医学的比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就其历史作用而言,“伤寒新论”成为民国重振中医学术的主力军之一,在中医是否科学及存废之争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对其后的中西医结合和《伤寒论》研究思路的多元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推荐文章
民国山水瓷绘新论
何许人
陶瓷绘画
艺术手法
思想意境
论民国乡村的早婚现象
民国乡村
早婚现象
订婚
婚龄
《伤寒论》辨证新论概说
<伤寒论>
哲学
思维
阴阳
气血
津液
水液代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国“伤寒新论现象”评析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新论 中医近代史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15
页数 分类号 R289.5
字数 12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12.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致谱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6 24 3.0 4.0
2 农汉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1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伤寒新论
中医近代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