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药家鑫案的裁判结果在我国刑事理论和司法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同时,亦引发了人们对人格刑法理论在我国引入的相关问题的思考。本文在分析旧派行为刑法观与新派行为人刑法观各自优劣得失的基础上,指出意图糅合二者之长的并合主义刑法观由于只体现在刑罚论而未涉及定罪,因而未能真正消除新旧学派存在的问题。刑法学应该建立起将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格并重、以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格二元因素为定罪与量刑机制的体系,即人格刑法学,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在现有刑事司法现状的基础上,逐步引入人格刑法理论,从而修正我国刑法司法中的定罪和量刑问题。
推荐文章
论刑法理论的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
自救过限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中日刑法理论中不能犯之比较
不能犯
概念
类型
法律后果
药家鑫案留给教育的思考
药家鑫案
教育
教育理念
对药家鑫故意杀人案量刑的思考
药家鑫
故意杀人
死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人格刑法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从药家鑫案谈起
来源期刊 法治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行为刑法 行为人刑法 人格刑法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D9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小敏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行为刑法
行为人刑法
人格刑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治论坛
季刊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49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