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察了碱金属(Li、Na、K、Cs)对CO加氢制备低碳醇Cu-Fe-Co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碱金属的添加能明显降低甲烷化反应,提高催化剂活性,使醇分布向碳链增长方向转移;碱金属Na的添加对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影响最大,与未添加碱金属的催化剂相比,液体产物中总醇质量分数提高45.98%,其中C2+醇和C5+醇在总醇中的摩尔分数分别提高了21.88%和22.89%,尾气中CH4摩尔分数下降42.83%.XRD结果表明,碱金属的加入使Cu、Fe、Co三种组分在载体上分散性加强,增加了CO与活性组分的接触位点从而使碳链增长;FE-SEM结果表明,碱金属Na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孔隙结构和活性组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减轻了催化剂积炭现象,提高了醇收率.
推荐文章
载体对Cu-Co基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的影响
载体
共沉淀法
Cu-Co/MOx催化剂
低碳醇
Cu/Fe组成对CuFe基低碳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的影响
CuFe基催化剂
CO加氢
低碳醇
合成气
前驱体制备方法对Cu-Fe基浆状催化剂制取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完全液相法
Cu-Fe催化剂
前驱体制备方法
低碳醇
协同作用
合成气制取低碳混合醇Cu-Co双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低碳醇
合成气
Cu-Co催化剂
纳米粒子
双活性中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金属对CO加氢制备低碳醇Cu-Fe-Co基催化剂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碱金属 低碳醇 CO加氢 Cu-Fe-Co基催化剂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4-829
页数 分类号 O643
字数 4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勇 252 4136 36.0 53.0
2 陈新德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15 77 5.0 7.0
3 罗彩容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2 28 2.0 2.0
4 熊莲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7 52 4.0 7.0
5 丁飞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5 29 2.0 5.0
6 郭海军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1 1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碱金属
低碳醇
CO加氢
Cu-Fe-Co基催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