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哲学的“物”是马克思找寻并激活的概念,是非逻辑思维的产物,马克思借此打造新的话语框架,后期马克思主义者将心物对立等思维原则逐渐勾勒成显性的逻辑线索.“物”概念在马克思那里还保持着隐喻的特质,保持着灵活性和开放性,为而不恃.物质本体论解读模式继续强化“物”的逻辑必然式运演,引来批判,但这种论争不是一个逻辑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
推荐文章
探微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生成的思想
马克思
人本质
生成思想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文化模式概念
文化模式
马克思主义
概念
功能属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激活、生成到为而不恃——谈马克思的“物”概念
来源期刊 长白学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唯物主义 生成 隐喻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
页数 分类号 B0-0
字数 8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478.2012.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红章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 1 1.0 1.0
2 李岩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7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唯物主义
生成
隐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白学刊
双月刊
1003-5478
22-1009/D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
12-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6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