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验证第二代血管造影机器人(VIR-2型)系统应用于血管造影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第二代血管造影机器人(VIR-2型)主要包括机构推进主从系统、三维图像导航系统和导管末端力反馈3个部分,对导管操作可实现自动控制及三维图像导航下运行,同时实时整合力反馈信息.实验进行体外血管模型预试验及狗的脑血管造影,外科医生通过远程控制血管造影机器人,将导管插入到预定的目标,最后评测导管定位误差及手术时间.结果 体外预试验血管模型内推进导管实验过程顺利,造影导管可以进入任意分支血管,导管定位误差<1mm;动物脑血管造影术顺利,一次操作成功率为100%,整个实验过程分别用时26和30 min,较VIR-I型血管造影机器人有轻微提高,工作人员在DSA机下暴露时间为0min.导管末端力觉传感器可将阻力显示给操作者,为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VIR-2型血管造影机器人系统是安全和可行的,可实现导管的远程操作和血管造影,主从系统符合传统操作特点,三维图像导航可指引手术顺利进行,导管末端力反馈提供远端导管实时的力觉信息,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
推荐文章
第二代杉木造林技术探析
杉木第二代
更新造林技术
第二代PACS的设计与初步实践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放射学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计算机通信网络
基于第二代Bandelet变换的图像编码
几何正则图像
几何流
Bandelet变换
四叉树
上下文模型
第二代WEB中的VRML实现技术研究
VRML
VR
第二代Web
Java Apple
EAI MVR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二代血管造影机器人的血管造影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外科手术,微创性 机器人 脑血管造影 动物实验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3-546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42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2.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武夷 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 32 252 6.0 15.0
2 王大明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82 513 12.0 18.0
3 田增民 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 165 863 14.0 21.0
4 卢旺盛 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 55 241 9.0 13.0
5 刘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 52 514 12.0 21.0
6 贾博 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 13 32 4.0 5.0
7 刘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 18 122 6.0 10.0
8 赵德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 3 3 1.0 1.0
9 郭书祥 1 0 0.0 0.0
10 高宝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外科手术,微创性
机器人
脑血管造影
动物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外科杂志
月刊
0529-5815
11-213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9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0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48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