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化学刻蚀法,在铝基的表面构建了纳米-微米混合的粗糙结构.化学刻蚀后的粗糙表面经过氟硅烷(FAS)修饰,形成了接触角大于155°的超疏水表面.在过冷环境中,利用加湿器提供微小雾滴进行了铝棒和铝片表面的结霜实验.实验过程中对比了超疏水铝表面、疏水铝表面和普通铝表面上的结霜量.结果表明,超疏水铝表面在抑制结霜方面优于普通铝表面,接触角的大小对抑制结霜也有很大影响,接触角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并且超疏水铝表面的疏水性能易于恢复.在现实生活中,超疏水表面对于降低输电线缆表面的覆霜积聚速率和重量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铝基体超疏水表面结冰结霜特性研究
热工学
超疏水表面
结冰结霜
电化学加工
纳微结构疏水表面结霜过程及抑霜特性
结霜
静电纺丝
纳微结构
疏水表面
分形维数
金属基体超疏水表面抗凝露抗结霜特性的研究进展
超疏水表面
微纳复合结构
纳米结构
结霜
凝露
超疏水表面微通道内水的流动特性
超疏水
微通道
阻力降
转变
滑移速度
滑移长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基超疏水表面抗结霜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化学刻蚀 微纳米结构 超疏水 接触角 结霜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933
页数 分类号 O647.9|P426.322
字数 3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2.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志家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46 411 11.0 20.0
2 周艳艳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2 2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刻蚀
微纳米结构
超疏水
接触角
结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