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悬臂钢管混凝土构件在横向冲击荷载下的力学性能,根据“统一理论”确定构件的极限弯矩,利用理论公式计算构件的挠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相应工况,并与理论结果比较,得到了构件重点部位的应力、应变和加速度时程,结果表明,当套箍系数、材料强度和尺寸一定时,构件最终挠度与冲击能量成正比;冲击能量从自由端向固定端传递,固定端截面逐步进入屈服,最终形成塑性铰构件成为机动结构,丧失承载力;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耗能和变形能力。应力、应变呈现典型弹塑性材料自特征.
推荐文章
内置十字钢骨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钢管混凝土
内置钢骨
有限元分析
受弯性能
考虑脱空的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有限元分析
方钢管混凝土短柱
脱空
有限元分析
轴压性能
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
有限元分析
轴压承载力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周反复荷载下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L形钢管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悬臂钢管混凝土构件在横向冲击荷载下承载性能有限元分析
来源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构件 横向冲击荷载 有限元分析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528.571
字数 26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勋倩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54 219 7.0 13.0
2 张晨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9 141 7.0 9.0
3 陈静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40 158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管混凝土构件
横向冲击荷载
有限元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2340
32-1755/N
大16开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