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在柴油机尾气稀燃NOx捕集(LNT)技术再生阶段中,考虑了反应的副产物N2O,用CO还原NO的反应过程。建立了铑催化剂表面CO还原NO及N2O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分别对CO-NO反应及不同进气比例下的CO-N2O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结果表明:N2O是CO还原NO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继续被CO还原。在475~620K温度区间内,NO还原过程主要是通过N2O路径实现的。对于单独的CO-N2O反应,研究了进气中CO浓度的影响,并通过对基元反应速率的分析,确定了反应的限速步为N2O解离。
推荐文章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柴油和生物柴油时的高均质压燃技术
直喷式柴油机
柴油
生物柴油
高均质压燃
排放
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
燃烧
柴油机
柴油/乙醇混合燃料
十六烷值改进剂
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性能和排放优化
柴油机
生物柴油
菜籽油甲酯
性能
排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油机LNT浓燃过程中铑表面CO还原NO的详细反应机理
来源期刊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柴油机 稀燃NOx捕集器(LNT) 氧化亚氮 一氧化碳 铑催化剂 详细机理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汽车节能与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61.91
字数 5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6-8484.2012.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昕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208 3501 34.0 47.0
2 帅石金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136 2155 28.0 40.0
3 苏庆运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10 81 5.0 9.0
4 李艳宾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3 8 1.0 2.0
5 王胜 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油机
稀燃NOx捕集器(LNT)
氧化亚氮
一氧化碳
铑催化剂
详细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季刊
1674-8484
11-5904/U
16开
北京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3
总下载数(次)
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