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弯道后的水流调整不好,可导致进/出口存在严重偏流和水头损失增大.为了保证竖井式进/出水口的配水均匀性和水力稳定,采用三维RNGk-ε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盖板竖井式进/出水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重点对比研究了竖井扩散段采用椭圆曲线与渐扩锥管两种形式在抽水工况出流时的流动特性.计算结果显示,渐扩锥管的配水均匀性和稳定性均好于椭圆曲线扩散管的.对比分析了弯道后渐扩锥管扩散角分别为4.3°,5°和7°时的配水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竖井式进/出水口应尽可能控制扩散段的扩散角,防止出现偏流;在弯管段后的扩散段的扩散角宜小于4.5°.采用物理模型对推荐体型进行了验证,模型试验显示按照推荐体型设计的进/出水口配水均匀,双机抽水工况下总水头损失系数为0.48;双机发电工况下,总水头损失系数为0.33.
推荐文章
抽水蓄能电站下库进/出水口水力特性
抽水蓄能电站
水库进出水口
水工模型
水力特性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下库进出水口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流速分布
水头损失
漩涡
竖井式进/出水口布置形式对水流特性的影响
竖井式进/出水口
扩散段形式
分流孔数
水流特性
三维数值模拟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体型研究
模型试验
竖井式进/出水口
水头损失
流速分布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短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控制
来源期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竖井式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扩散角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8-552
页数 分类号 S277.9|TV67
字数 31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530.2012.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伟平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43 476 13.0 20.0
2 章军军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 199 8.0 14.0
3 陈益民 1 0 0.0 0.0
4 高悦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抽水蓄能电站
竖井式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扩散角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月刊
1674-8530
32-1814/TH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