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比较实验导出用于研究草原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群起始吸水层研究方法,暂称之为“土体挖空法”.该方法是将土壤剖面的下部挖空,保留上面0-5、0-10、0-15 cm的土层和上面的全部植物,当从地表浇的水在被挖空部分的向下表面开始渗出时测定哪些植物种群吸收了水分.实验中用于检验植物是否吸水的方法是用水势仪测定法.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实验样地上,通过对处于不同退化恢复演替阶段的草原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同一群落中不同植物种间根系起始吸水层存在差异,在恢复群落中存在根系起始吸水位置的生态位分离和重叠现象,其中黄囊苔草(Carex korshinskyi)、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起始吸水层位置表明它们在对土壤中水资源利用空间维上存在空间生态位重叠现象;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生态位重叠;两组植物种群间存在对土壤中水资源利用空间维上的空间生态位分离现象.2)无论是否退化的草原群落,其中黄囊苔草、冷蒿、糙隐子草的根系起始吸水层深度保持不变;在严重退化的群落中羊草、大针茅、米氏冰草同种个体的起始吸水层则变浅,即呈浅层化分布现象.退化群落中,植物体小型化和根系浅层化的同时植物根系对水分吸收的起始位置总体呈浅层化.3)典型草原群落中各植物种群间存在较大幅度的生态位重叠和一定的生态位分离,其中生态位分离的幅度较小,重叠的程度较大.
推荐文章
不同起始状态对草原群落恢复演替的影响
放牧率
恢复演替
植物群落
土壤物理性质
希拉穆仁草原近自然恢复状态下植被-土壤响应特征
围封草原
近自然状态
分形维数
粒度特征
不同演替状态下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与植物根系的相互关系
土壤物理性质
根系生长
退化演替
高寒草甸
不同利用方式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典型草原
放牧
刈割
围封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原植物根系起始吸水层深度测定方法及其在不同群落状态下的表现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退化演替 生态位 植物水势 根系 典型草原 吸水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0-1887
页数 分类号 S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10214017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存柱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5 1379 17.0 36.0
2 王炜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4 1295 18.0 34.0
3 王立新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61 586 13.0 22.0
4 刘华民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1 324 10.0 17.0
5 郭宇然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9)
共引文献  (27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化演替
生态位
植物水势
根系
典型草原
吸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