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概括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重点根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技术进展,讨论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村镇两级居住社区(建制镇或乡驻地、行政村)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0.5~1.0千克/人和0.4~0.9千克/人,产生量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垃圾主要组分为易腐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的比例较低。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同样与地域经济水平正相关,发达地区采用的集中式处理模式,有利于终端处理设施的规模效益和无害化,但运输成本高达总成本的50%以上;而在分类收集的前提下,通过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我国村镇垃圾的产生特点,本文提出了“分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置结合”的城乡协同处理模式,可在村镇就地处理与利用60~80%的垃圾量,有效削减处理总成本并提高无害化水平。推进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强化各环节运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加强垃圾处理过程物流管理等,是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发展的关键措施。
推荐文章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
村镇生活垃圾
技术路线
分类收集
处理成本
二次污染
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基础条件与适宜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
处理模式
分流处理
经济成本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
村镇生活垃圾
技术路线
分类收集
处理成本
二次污染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析探究
农村生活垃圾
卫生填埋
垃圾焚烧
蚯蚓堆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模式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村镇生活垃圾 技术路线 分类收集 处理成本 二次污染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品晶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197 4191 36.0 56.0
2 邵立明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153 3166 31.0 49.0
3 吕凡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43 887 13.0 29.0
4 章骅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47 878 14.0 29.0
5 吴铎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4 34 2.0 4.0
6 杨娜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5 142 4.0 5.0
7 曹江林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6 2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村镇生活垃圾
技术路线
分类收集
处理成本
二次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
双月刊
北京市朝阳区尚家楼
出版文献量(篇)
123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