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证明了混煤哈氏可磨性指数与配比是非线性相关的,并利用微磨球效应理论进行了解释.通过实验测定了五组混煤的可磨性指数,由于各组数据变化区间不完全一致,无法直接比较,利用相对可磨率的定义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实现了在统一区间内比较各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可磨性指数不同的任意煤种混合,混煤的相对可磨率随配比的变化是一致的.利用分段式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得到混煤相对可磨率的计算公式,结合其定义式,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混煤可磨性指数计算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比线性假设公式精确性明显提高.
推荐文章
金鸡滩煤配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的影响研究
配煤
哈氏可磨性指数
影响因素
可磨性试验
筛下物
配煤比例
对哈氏法测定煤的可磨性问题探讨
煤质化验
哈氏法的测定
水分
粒度
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影响因素研究
哈氏可磨性指数
影响因素
煤样制备
仪器校准
测定结果
动力用煤哈氏可磨性指数与煤灰成分间的关系
可磨性指数
灰成分
元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喷吹煤混煤哈氏可磨性指数非线性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粉煤 混合 哈氏可磨性指数 最小二乘法 多项式近似法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7
页数 分类号 TD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龙哲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12 2340 24.0 39.0
2 欧盛南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5 181 6.0 13.0
3 郭飞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7 25 3.0 5.0
4 段健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4 17 3.0 4.0
5 丁照中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
混合
哈氏可磨性指数
最小二乘法
多项式近似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