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富氧条件下矿物对煤焦反应性的影响,选取3种变质程度不同的煤,用浮沉法将其分选为不含矿物的低密度煤粉和含内在矿物的中等密度煤粉,在N2/CO2气氛下的1,450,℃滴管炉(DTF)中制焦,然后用BET、TGA分析和 XRD 分析对煤焦孔结构、反应活性及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 N2气氛下制备的煤焦相比,CO2气氛下制备的3组煤焦的反应性均较高,但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低密度煤焦反应活性随煤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中等密度煤焦的反应活性变化趋势则相反.机理研究表明,煤焦的反应活性是煤焦比表面积和碳结构的结晶度综合影响的结果,而二者又由CO2较高的热容量、热解过程中间液相与内在矿物相互作用所致.
推荐文章
O2/CO2气氛煤焦的燃烧及其孔隙结构变化
O2/CO2气氛
煤粉燃烧
N2吸附
孔隙结构
扫描电镜
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解析O2/CO2/H2O气氛下烟煤焦反应机理
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
O2/CO2/H2O
煤焦
动力学
在O2/CO2和O2/N2气氛下添加H2对乙炔扩散火焰碳烟生成的影响
碳氢燃料
消光法
O2/CO2气氛
O2/N2气氛
碳烟
乙炔扩散火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2/CO2气氛下内在矿物对煤焦反应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富氧 矿物 反应活性 煤焦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3-397
页数 分类号 TK16
字数 29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洪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52 284 10.0 14.0
2 陆超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9 19 3.0 4.0
3 王平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30 161 6.0 11.0
4 陈佳宝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7 20 3.0 4.0
5 赵博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6 20 3.0 4.0
6 李亚男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9 51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富氧
矿物
反应活性
煤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