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杏南开发区储层包括含钙特低渗透储层、表外储层和表内储层.其沉积环境复杂,油层之间的岩石物性相差较大,开发后动用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调整挖潜难度大.依据杏南开发区含钙特低渗透储层发育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结合目前区块剩余油分布,研究层系组合和加密调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为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依据.针对杏南开发区的特点,首先设计了层系与井网井距相结合的部署方案,层系设计包括:射开含钙特低渗透储层和表外储层;射开含钙特低渗透储层、表外储层和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表内层;射开含钙特低渗透储层和所有油层.将3套层系与4种井网、井距情况相结合,组合为12套方案,进行开发指标预测方案优选.结合经济评价认为,方案3为最优方案,即在原井网排间分流线位置布采油井,原井网采油井全部转注,新老井共同组成注采井距150m线状注水井网,射开含钙特低掺透储层和所有油层.
推荐文章
杏北开发区层系井网演变研究
水驱开发
渗透率级差
层系井网演变
井网部署
杏南开发区河道砂内部非均质性研究
河道砂
非均质性
渗透率
二次开发层系的井网优化调整
二次开发
大庆油田
层系井网
优化调整
大庆油田杏南开发区提质增效措施及效果
地面工程
产能建设
数字化建设
降本增效
节能降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杏南开发区含钙特低渗透储层井网层系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规律 井网调整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二龙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9 57 4.0 6.0
2 高玉鑫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5 1.0 2.0
3 王景翠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油层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规律
井网调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