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苦蝶子原植物为菊科抱茎苦荬菜,2年生草本,以全草入药,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苦蝶子已从单方剂发展成化合物提取,利用提取物制成针剂和片剂,如通化华夏药业生产的蝶脉灵。
推荐文章
苦楝树人工栽培技术
苦楝树
栽培技术
苦蝶子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
脑梗塞/药物疗法
@苦蝶子
@脉络宁
对比研究
苦荞新品种黔苦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新品种
黔苦7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蝶子人工栽培
来源期刊 特种经济动植物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人工栽培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物 苦荬菜 原植物 中医药 草本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药用植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6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67.239
字数 9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713.2012.09.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密 8 6 1.0 2.0
2 刘兴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6 31 2.0 5.0
3 王福祥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栽培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物
苦荬菜
原植物
中医药
草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经济动植物
月刊
1001-4713
22-1155/S
16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12-183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