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生半夏和竹沥半夏的寒热药性.方法:采用灌胃分别给予小鼠生半夏、竹沥半夏的水煎液11d,测量并记录小鼠的体重、饮水量、进食量、体温、耗氧量、肝组织总蛋白含量、NaK-ATPase活性、肝脏系数的变化,来研究其寒热之药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生半夏组、竹沥半夏组对小鼠的体重、进食量、肝脏系数的变化均无明显区别;生半夏组可使小鼠的饮水量、体温、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增加;竹沥半夏组可使小鼠的饮水量、体温、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的蛋白含量降低.结论:生半夏和竹沥半夏药性的差异可通过饮水量、体温、耗氧量、NaK-ATPase活力、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得以反映,该结果与传统的"竹沥能转半夏之温热之性而为寒凉"的理论相一致.
推荐文章
用细胞学方法评价10种抗生素的寒热药性
西药中药化
抗生素
MTT 法
SMMC7721 细胞
MCF-7 细胞
寒热药性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
寒热错杂
半夏泻心汤
陇马陆胃药片
半夏研究进展
半夏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半夏蛋白
抗生育
抗肿瘤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
中药
药性
寒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小鼠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生半夏和竹沥半夏的寒热药性
来源期刊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半夏 竹沥半夏 寒热药性 生理生化指标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29
页数 分类号 R285.1
字数 35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723.2012.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小妹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150 760 15.0 19.0
2 崔九成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45 326 10.0 15.0
3 杨新杰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41 137 8.0 10.0
4 王薇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70 273 10.0 14.0
5 杨芳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18 42 4.0 5.0
6 刘琦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5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半夏
竹沥半夏
寒热药性
生理生化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2723
53-1048/R
大16开
昆明市呈贡新城雨花路1076号
64-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