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新霉素氧化锌糊剂,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取处方量羊毛脂、凡士林加热熔化,至70℃时,在搅拌下加入已过筛且混匀的淀粉、氧化锌及硫酸新霉素,冷凝,即得新霉素氧化锌糊.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和配位滴定法分别测定新霉素和氧化锌的含量.结果 新霉素氧化锌糊处方工艺合理可行;新霉素在4.0155~24.0930 u/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其平均回收率为95.09%,RSD为0.22%;氧化锌在0.02504~0.1252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其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为0.38%.结论 本制剂处方工艺合理、简单、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由粗氧化锌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的研究
纳米活性氧化锌
碳酸氢铵
碱式碳酸锌
热分解
从副产锌泥制备饲料级氧化锌
锌泥
净化
煅烧
饲料级氧化锌
利用次氧化锌粉制备活性氧化锌工艺研究
次氧化锌粉
活性氧化锌
硫酸锌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应用
纳米氧化锌
制备技术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霉素氧化锌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硫酸新霉素 氧化锌 糊剂 处方工艺 质量控制
年,卷(期) 2012,(3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43
字数 43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健和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120 460 10.0 14.0
2 易利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40 166 7.0 11.0
3 张郁葱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8 48 4.0 6.0
4 向大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97 1522 20.0 36.0
5 彭六保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110 535 13.0 18.0
6 李晓燕 12 37 4.0 5.0
7 刘新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23 101 5.0 9.0
8 唐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酸新霉素
氧化锌
糊剂
处方工艺
质量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5-8982
43-1225/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43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92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