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患者送检血样中,72株非重复致病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敏感度;并以“患者中性粒细胞、住院时间、年龄、初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4个方面为观察指标,考察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的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并对观察指标中,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于血培养结果回报前,对60例患者均采取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血培养结果反馈后,按照血培养结果进行处理,并采用t检验对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 6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BSI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G-)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36.6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为100%.本组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度均为100%.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患者较>0.5×109/L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455,P=0.02);住院时间>20 d患者较<20 d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7.576,P=0.006);年龄>60岁患者较<60岁患者因感染所致病死率高(x2=3.021,P=0.023).60例患者中,35例经验性治疗与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继续原方案治疗,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15.03±8.82)d;25例不一致,则采取及时换药处理,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为(25.16±12.86)d,两者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22),而且经验性治疗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患者的病死率较低(t=-3.623,P=0.042).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BSI仍以Gˉ菌为主,对Gˉ菌及G+菌最敏感的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临床对该类患者及早正确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并可降低BSI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死率.
推荐文章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恶性血液病
真菌感染
侵袭性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集束化干预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集束化干预策略
恶性血液病
332例血液病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血液病
医院感染
中性粒细胞缺乏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恶性血液病
真菌感染
侵袭性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61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病原菌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05
页数 分类号 R331.1
字数 51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9X.2012.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瑞祥 117 639 13.0 18.0
2 吴炜 14 64 5.0 7.0
3 刘飞 26 110 6.0 9.0
4 金凤波 4 49 3.0 4.0
5 金广霞 4 5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病原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双月刊
1673-419X
51-1693/R
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20号
62-59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