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2003和2004年冬季风之后的2次侧扫声呐调查结果,解释了湄公河水下三角洲上5个区85个水下大沙丘.沙丘尺度,高1.4~13.2m,长72~672 m的属于Ashley (1990)分类的大和特大水下沙丘.沙丘普遍具有不对称的外形,陡坡指向W-SW.南海冬季季风引起的冬季环流汇同黑潮(分支)逆流是塑造沙丘的主要动力,据实测,金兰湾外冬季环流表层流速达1~1.4 m/s.水下沙丘形成于冰消期低海面时期,如今仍然顺南海冬季环流西侧自N向W-SW迁移,沙丘迁移速率约为2.78×10-5 m/s量级(按流速1.1m/s计算).
推荐文章
尼日尔三角洲油气分布特征
尼日尔三角洲
油藏
气藏
分布特征
储层
构造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地质灾害现象的空间分布
灾害地质
海底滑坡
浊流
黄河三角洲
风暴期间黄河水下三角洲波浪变形
黄河三角洲
风暴
波浪变形
极限波陡
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
表层沉积物
稀土元素
长江水下三角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湄公河水下三角洲上大沙丘的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前沿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南中国海 湄公河水下三角洲 水下大沙丘 南海冬季环流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分类号 P736.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庄振业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67 695 18.0 24.0
2 曹立华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42 459 10.0 21.0
6 杜逢超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中国海
湄公河水下三角洲
水下大沙丘
南海冬季环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前沿
月刊
1009-2722
37-1475/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40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