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比分析了5个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贮水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地各层土壤容重均呈现随林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孔隙度随林龄增加有所增大,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呈现随林龄增加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各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地0~100 cm 土层的土壤最大贮水力排序为:7年生(585.39 t ? hm -2)>3年生(582.93 t ? hm -2)>5年生(580.41 t ? hm -2)>1.5年生(570.99 t ? hm -2)>1年生(570.63 t ? hm -2),土壤有效贮水力排序为:1.5年生(59.50 t ? hm -2 ) > 7年生(46.96 t ? hm -2)>1年生(22.47 t ? hm -2)>5年生(22.46 t ? hm -2)>3年生(13.82 t ? hm -2).
推荐文章
不同林龄巨尾桉人工林土壤的水土保持功能
巨尾桉人工林
持水性
渗透性
抗蚀性
水土保持功能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对比分析
杉木人工林
龄组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土壤持水量
滨海盐碱区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差异性
柽柳人工林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土壤渗透速率
滨海盐碱区
尾巨桉不同连栽代数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研究
尾巨桉
连栽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广西东门林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贮水能力研究
来源期刊 桉树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林龄 尾巨桉人工林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贮水能力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分类号 S792.39|S152
字数 3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阿朋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55 292 9.0 12.0
2 张婧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20 100 6.0 9.0
3 韦东艳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6 60 5.0 6.0
4 谢耀坚*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龄
尾巨桉人工林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贮水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桉树科技
季刊
1674-3172
44-1246/S
16开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大道中30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