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渭河盆地水溶氦气资源的评价,认为渭河盆地水溶氦气资源分布广泛、品位高,水溶气成因类型具有异岩多源混合的特点.水溶氦气主要来自于壳源气,富铀花岗岩是其主要的源岩;盆地中深层地热水水溶氦气有4种成藏模式,即深大断裂带对流型水溶氦气成藏、断块对流-传导复合型水溶氦气成藏、断阶传导型水溶氦气成藏、凹陷传导型水溶氦气成藏;采用含氦水溶气计算法和铀放射性衰变计算法求得盆地水溶氦气资源量为984.20×108 ~ 1141.31×108 m3.
推荐文章
渭河盆地水溶氦气测井识别方法及解释标准
测井解释
测井响应
孔隙度
水溶氦气
交会图
热中子成像测井
渭河盆地
渭河盆地地热水水溶氦气成因与来源研究
渭河盆地
氦气
成因
来源
陕西渭河盆地氦气资源赋存状态及其意义
渭河盆地
氦气
游离气
水溶气
渭河盆地水溶氦气测井识别方法及解释标准
测井解释
测井响应
孔隙度
水溶氦气
交会图
热中子成像测井
渭河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渭河盆地水溶氦气资源评价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渭河盆地 水溶气 水溶氦气 发现和评价 发展前景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2
页数 分类号 TE132.2
字数 6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12.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彦荣 4 37 2.0 4.0
2 王行运 4 48 4.0 4.0
3 张福礼 1 34 1.0 1.0
4 孙启邦 1 3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41)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4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9(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渭河盆地
水溶气
水溶氦气
发现和评价
发展前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