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摘要]西藏改则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是近年来由西藏地质五队在班公湖一怒江成矿带发现的一个具超大型规模的铜金矿床,系继玉龙、驱龙、雄村、甲玛等超大型铜矿床之后的又一重大找矿突破,也是班公湖一怒江成矿带的第一个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产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及其与早侏罗世曲色组变长石石英砂岩的接触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得天独厚,岩浆活动频繁,为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该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型铜矿的蚀变分带,在斑岩体及其围岩由内向外形成钾硅化带、粘土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地球物理勘查表明,含矿斑岩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1:1万土壤测量显示,斑岩铜矿产于高背景区,并与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的Cu、Au、Ag、Mo元素的化探综合异常相对应,在空间上尤其与Cu、Au异常分布高度吻合。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表明,Au、Ag、As、Sb、Cu、Ph、Zn元素高异常常与激电探测异常吻合。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初步总结建立了适合本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通过勘查和初步评价,在矿区外围新发现了波龙、拿顿、拿若、赛角、尕尔勤、铁格龙、地堡那木岗等斑岩矿(床)点,并最终形成多龙斑岩型铜金矿集区,对该区域找矿起到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床地质与蚀变
多不杂
斑岩铜矿
蚀变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找矿模型
地质学
斑岩型铜金矿
多龙矿集区
矿床成因模型
综合找矿模型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
西藏改则县波龙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波龙
斑岩型
铜金矿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西藏
西藏改则县白弄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意义
改则县
白弄铜金矿
闪长岩
班怒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勘查模型
来源期刊 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多不杂 斑岩型 铜金矿床 勘查模型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金属矿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4-287
页数 分类号 P62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480)
二级引证文献  (713)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6)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87)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75)
2016(9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81)
2017(186)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170)
2018(1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1)
2019(18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5)
2020(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多不杂
斑岩型
铜金矿床
勘查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0495-5331
11-2043/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观湖国际2座312室
82-504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3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