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新型聚合物白光材料PFDTFO制备了一种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PWOLED),通过在聚合物发光层中掺杂蓝光磷光染料FIrpic,利用磷光敏化发光原理,改善器件电致发光性能.在敏化PWOLED中,掺杂的FIrpic染料作为给体将产生的三重态能量传递给白光聚合物的长波发射基团,进一步提高了长波基团的发光强度,改善了白光光谱,使基色更平衡并且光谱更稳定.驱动电压从8V增加到16V时,器件电致发光光谱基本不变,色坐标仅从(0.33,0.38)移动至(0.32,0.38).敏化后的器件发光效率相对于未掺杂器件提高了38%
推荐文章
以铱配合物为核、聚(芴-咔唑)为臂的白光星型磷光聚合物
聚(芴-咔唑)
铱配合物
星型聚合物
磷光
白光
一种红光螯合电磷光聚合物光电性能的研究
电致磷光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子传输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
聚合物/磷光复合体电致发光进展
聚合物
磷光材料
电致发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磷光敏化改善聚合物白光OLED性能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磷光敏化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0-443
页数 分类号 TN383+1
字数 1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禾丰 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236 9.0 15.0
2 王华 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9 349 10.0 17.0
3 苏文明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9 19 3.0 4.0
4 张东煜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2 3 1.0 1.0
5 林文晶 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磷光敏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