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1982年10月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以来,我国潜射导弹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从弹型到发射平台(潜艇)都实现了多种、多型.随着海军装备的不断发展,潜射导弹发射的拍摄机会不再为试验专属人员和个别“皇家”记者所独有,越来越多的媒体摄影记者和基层报道员走近了潜射导弹发射的现场.当然,机会有了并不意味着拍摄成功,因为潜射导弹的拍摄有着与一般记录性摄影不同的特点和技术上的要求.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摄影实践,谈谈潜射导弹拍摄技术方面的几点体会.
推荐文章
潜射导弹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技术研究
潜射导弹
主惯导系统
捷联惯导系统
传递对准
鲁棒滤波
'角速度+加速度'匹配
基于单向流固耦合技术潜射导弹出筒载荷研究
潜射
载荷特性
单向流固耦合
基于单向流固耦合技术潜射导弹出筒载荷研究
潜射
载荷特性
单向流固耦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潜射导弹拍摄技术探析
来源期刊 军事记者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摄影广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松岐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军事记者
月刊
1002-4468
11-4467/G2
16开
北京阜外大街34号
82-20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