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催乳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催乳方法 (热敷、按摩、挤奶);实验组在产后6小时使用产后康复仪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u=-2.825,P<0.01)、血清泌乳素水平增高(24、48、72小时比较t值分别为7.736、10.912、8.688,均P<0.01)、泌乳量增多(24、48、72小时比较t值分别为41.134、18.636、10.836,均P<0.01)、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χ2=5.031,P<0.01).结论 应用产后康复仪治疗可使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产妇产后早期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的疗效观察
低频脉冲治疗仪
康复
并发症
护理
低中频电刺激穴位在产后催乳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低中频脉冲
电刺激
产后
催乳
康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母婴分离产妇早期应用产后康复仪催乳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早期 产后康复仪 母婴分离 催乳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2
页数 分类号 R454|R17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2.0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凤形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31 269 8.0 15.0
2 韦桂源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59 521 12.0 20.0
3 林梅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53 285 8.0 15.0
4 方文珠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40 290 8.0 16.0
5 罗琳雪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62 651 13.0 23.0
6 陈丽芬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37 430 11.0 20.0
7 梁少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5 141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4)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
产后康复仪
母婴分离
催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