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比较实验前后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PAHs降解菌数量、土壤PAHs含量和植物不同部位PAHs含量变化,评价植物单种和混种野外原位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农田土壤的效果。结果显示,150 d天生长期内,黑麦草/小麦混种及黑麦草/蚕豆混种修复效果最好,对土壤PAHs总量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9.4%和64.8%。同时,这2个混种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PAHs降解菌数量分别显著高于相应的小麦、蚕豆和黑麦草单种处理。植物不同部位PAHs含量高低次序为根部〉茎叶≈籽粒。混种模式下,蚕豆和小麦不同部位PAHs含量比单种模式的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籽粒部。植物混种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壤PAHs的降解率,还降低了农作物体内PAHs含量,实现了边生产边修复,在污染农田土壤修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植物修复
多环芳烃
污染土壤
甜菜与牧草间作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多环芳烃
植物修复
间作
土壤
甜菜与牧草间作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多环芳烃
植物修复
间作
土壤
浙江省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及风险评价
多环芳烃
农田土壤
来源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植物混种原位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原位修复 多环芳烃 土壤 植物修复 混种系统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6
页数 分类号 X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1)
二级引证文献  (78)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位修复
多环芳烃
土壤
植物修复
混种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