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内陆某核电厂为例,简述了利用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模拟内陆核电厂厂区流场及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雾羽扩散的实现原理,介绍如何将SolidWorks2010建立的核电厂厂区模型导入到STAR-CCM+,给出了STAR-CCM+划分网格的过程和边界层划分的基本假定条件和参数。将STAR-CCM+模拟的数据与风洞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离地面5nl的高度处,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背风面形成较大的空腔区,空腔区风速较小,只有1.0-1.5m/s,部分区域达到静风;冷却塔两侧风速相比入口速度增大了1.66倍;在离开地面100m的高空,冷却塔背风面的空腔区依然比较明显,冷却塔两侧风速相比入口风速,其变化趋于平稳;在沿主导风向的轴线上,冷却塔两侧风的扰动依次加强;单台冷却塔雾羽最大的抬升高度出现在下风向距离3300m处,最大抬升高度为690m;4台冷却塔雾羽在下风向距离3300m的抬升高度约为850m,是单台冷却塔的1.23倍。
推荐文章
国外内陆核电厂情况整理与分析
内陆
核电厂
滨河
滨湖库
经验
美国内陆核电厂环境特征
内陆核电厂
环境特征
内陆核电厂排放氚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内陆核电厂
剂量评价
内陆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口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初探
内陆核电厂
排放口
扩散器
液态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CFD模型的内陆核电厂厂区流场模拟
来源期刊 气象与环境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FD STAR-CCM+ 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 核电厂 风场模拟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0
页数 7页 分类号 X945
字数 27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2.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炫 5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FD
STAR-CCM+
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
核电厂
风场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673-503X
21-1531/P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路388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