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硅灰石与氯化镁等无机物在适宜条件下反应生成无机复合物吸附剂.讨论了溶液的pH值和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通过时吸附剂的红外谱图和吸附前后颗粒表面积的变化、颗粒表面X-ray的衍射图分析,以阐述水中磷酸根被吸附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该吸附剂的最大吸附量为26.5 mg·g-1,该吸附剂去除水中磷酸根的主要机理为:在低pH时,水中的磷酸根与吸附剂表面上的羟基发生离子交换,在高pH时,水中的磷酸根与颗粒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金属磷酸盐而沉积在颗粒的表面.
推荐文章
微波辐射制备复合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吸附性
微波辐射
离子交换
动力学
热力学
吸附剂
磷酸根
中和法制备磷酸根吸附剂的研究
吸附剂
磷酸根
三氯化铁
复合吸附剂MWCNT/MgCl2的水蒸气吸附性能
复合吸附剂
多壁碳纳米管
氯化镁
水蒸气
吸附性能
复合吸附剂MWCNT/MgCl2的水蒸气吸附性能
复合吸附剂
多壁碳纳米管
氯化镁
水蒸气
吸附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灰石复合吸附剂对磷酸根吸附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灰石 离子交换 沉淀作用 吸附剂 磷酸盐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60.31
字数 1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95X.2012.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庆洁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5 205 8.0 14.0
2 吴新世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2 89 5.0 8.0
3 卢世荣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 9 2.0 2.0
4 刘祥云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灰石
离子交换
沉淀作用
吸附剂
磷酸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095X
12-1374/N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0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