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灯盏生脉滴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 采用滴制法制备灯盏生脉滴丸.以滴丸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及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2:3)为基质,二甲基硅油DY-201-100为冷却剂,滴头口径(内-外径)为3.0~3.5mm,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药液温度为85℃、滴速为35滴/min.制得的滴丸丸重差异小、溶散时限短、外观质量好.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制备的灯盏生脉滴丸质量稳定,溶出度有所提高.
推荐文章
通脉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通脉
滴丸
正交试验
成型工艺
蒌蒿提取物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蒌蒿
滴丸
制备工艺
蒙药朱日很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朱日很滴丸
乳化剂
制备工艺
灯盏生脉片的定性研究
灯盏生脉片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
TLC
定性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灯盏生脉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灯盏生脉 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法 溶出度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2-1385
页数 分类号 R284.2
字数 34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2.07.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素香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89 421 10.0 14.0
2 靖会 西安医学院药学院 37 142 8.0 10.0
3 赵惠茹 西安医学院药学院 44 152 8.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灯盏生脉
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法
溶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