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植物学报       
摘要:
中国柽柳(Tamarix chinensis)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重要建群物种.为便于其有效利用和引种栽培,对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的中国柽柳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者种类、花粉-胚珠比(P/O)、杂交指数(OCI)及座果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柽柳的花期和柱头可授性相似,花序花期为2-5天,开花当天柱头可授活性最大,之后逐渐下降,第4天柱头无可授性;花粉活力和访花者种类差别较大,黑河柽柳开花第1天花粉活力为(62±4.31)%,最高为(82.12±7.23)%,4天后花粉完全失活.烟台柽柳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后第1天最高为(89.13±7.23)%,第4天花粉活力下降为(11±1.12)%.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柽柳的访花者均以膜翅目昆虫为主,黑河柽柳以黑带斑沙蜂(Bembix melanura)、卡切叶蜂[Megechile (Amegachile) kagiana]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等为主要访花者;烟台柽柳以姬蜂(Ichneumon sp.)、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e)和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等为主要访花者.二者P/O值、OCI及座果率差异不显著,黑河和烟台柽柳的P/O值分别为373.6±71.9和382.1±86.2;最高座果率分别为(89.72±7.76)%和(93.17±8.21)%;OCI均为3.上述研究结果显示,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柽柳均为兼性异交的繁育系统.
推荐文章
黑河中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黑河中游
生态环境
对策
黑河中游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
黑河中游
生态需水量
植被
土壤水分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多枝柽柳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与适应
多枝柽柳
荒漠绿洲过渡带
地下水埋深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河中游张掖市生态安全评价
黑河中游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服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中国柽柳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繁育系统 访花者 传粉 柽柳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270
页数 分类号 Q959.10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59.2012.0026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莉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6 310 9.0 14.0
2 刘林德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4 722 14.0 22.0
3 王丽娟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4 165 7.0 12.0
4 陈敏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2)
共引文献  (244)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5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繁育系统
访花者
传粉
柽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学报
双月刊
1674-3466
11-5705/Q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99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