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黑龙江省81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逐日降水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灾情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对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等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加权综合分析法以及GIS中自然断点分级法,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将黑龙江省划分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5个等级风险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呈“东西高-南北低”的分布,松嫩平原大部、三江平原北部和南部地区处于高-次高风险区,哈尔滨西北部、大庆东南部、绥化北部和西部以及鹤岗中部地区,属于高风险区;而大兴安岭地区和东南半山区处于低-次低风险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几率较低.灾情验证结果表明,实际灾情的高值-次高值分布与风险区划结果基本符合,风险区划模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推荐文章
福建顺昌县早稻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
早稻
暴雨洪涝灾害
风险区划
顺昌县
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
厄尔尼诺指数
谱分析
PEA型海温场
ENI预报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信息扩散
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区划
黑龙江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暴雨洪涝 GIS 风险区划 致灾因子危险性 孕灾环境敏感性 承灾体易损性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气象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3-6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66
字数 74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2.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永清 15 50 4.0 7.0
2 宋丽华 19 51 4.0 6.0
3 张洪玲 22 121 7.0 9.0
4 刘赫男 21 12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0)
共引文献  (57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暴雨洪涝
GIS
风险区划
致灾因子危险性
孕灾环境敏感性
承灾体易损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气象
月刊
1000-6362
11-1999/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1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