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桃园林下对白花三叶草、紫云英、大巢菜、多年生黑麦草和蚕豆5种植物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秋季种子播种出苗后至第二年5月上旬地上部生物量达到高峰,其中白花三叶草、大巢菜和紫云英的地上部生物量可达100 t/hm2以上;5种植物对杂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花三叶草、大巢菜和紫云英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春季时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桃园种植生草植物后蜜蜂数量普遍增加,其中紫云英种植区蜜蜂数量增幅最高,达1 210.0%.综合其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半饱和光强等参数分析,蚕豆、白花三叶草和紫云英较适宜于桃园林环境下栽培.
推荐文章
秦岭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秦岭
藤本植物
观赏价值
园林应用
桃园生草栽培研究初报
桃园
生草栽培
生物量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甜樱桃园生草和覆草的效果
甜樱桃园
生草
覆草
效应
研究
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阴性比较
地被植物
光能利用特性
耐阴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桃园林下5种生草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及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桃园 光能利用 生草技术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分类号 S605
字数 25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924.2012.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国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83 636 13.0 21.0
2 郭水良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15 1263 18.0 31.0
3 李涛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53 284 9.0 15.0
4 钱振官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57 481 11.0 20.0
5 温广月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49 242 9.0 13.0
6 柴晓玲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21 309 8.0 17.0
7 杜丽娟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桃园
光能利用
生草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