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6年1-2月份对中华蟾蜍指名亚种的早期胚胎发育和产卵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蟾蜍整个产卵时间为6.18±0.73 h(N=4),其中雌性产卵8.00±1.20次,雄性射精9.25±1.31次.产卵中,雌性产卵的时间间隔为0.75±0.06 h(N=39),抱对的蟾蜍要游到水面上呼吸,两次呼吸间隔为1.39±0.23 h(N=11).雌蟾蜍最后一次产卵到雌雄分开所需时间为0.96±0.19 h(N=7).从受精卵期至鳃盖完成期,胚胎发育可分为23个时期,在6℃~10℃的水温条件下,历时1111.23±21.64h(N=7).
推荐文章
丙线磷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丙线磷
中华大蟾蜍
胚胎发育
原肠外突
畸形
中华大蟾蜍的胚胎发育观察
中华大蟾蜍
胚胎发育
形态特征
沈阳地区
丙线磷对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丙线磷
中华大蟾蜍
胚胎发育
原肠外突
畸形
不同能量激光照射后中华大蟾蜍早期胚胎发育及其蛋白质谱变化的研究
发育生物学
蛋白质谱
激光
双向电泳
胚胎
中华大蟾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蟾蜍指名亚种(Bufo gargarizan gargarizan)早期胚胎发育
来源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中华蟾蜍指名亚种 早期胚胎发育 产卵行为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4-318
页数 分类号 Q132
字数 3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2.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延蜀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6 404 12.0 15.0
2 于同雷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8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蟾蜍指名亚种
早期胚胎发育
产卵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3-0972
41-1107/N
大16开
河南省信阳市
36-1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6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