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兴起了利己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热潮并一直持续至今,它具体表现为相当普遍的对公共世界的疏离、冷漠,以及政治参与热情的衰退;表现为对物质欲望、身体快感的无限度追求、对个人内心隐秘经验的变态迷恋,以及与之相随的公共人际交往的衰落(该潮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99年安顿的《绝对隐私》在全国火爆一时,以隐私而非社会史为内容的"口述实录"文体也迅速流行开来).凡此种种,共同构成了19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语境.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加以分析.
推荐文章
论中国审美文化的世俗化
中国
审美文化
世俗化
传统木版年画题材内容的世俗化
世俗化
文化内涵
象征
样式
人文情结
中国大众文化批评论析
大众文化
社会功能
价值标准
两重性
大众文化的中国形态
大众文化
中国形态
性质
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畸变的世俗化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分册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大众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 1955 24.0 4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分册
月刊
1001-2788
11-4296/G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