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紫外线在白念珠菌活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对白念珠菌照射,观察其形态学改变、菌丝形成率大小及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比较各组小鼠脾肾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的差异.结果 UVB组与未照光组相比菌落明显减少,组间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菌落逐渐变少;UVA组与未照光组相比菌落偏少,不同剂量间变化不大;同剂量UVA组菌落明显多于UVB组;无照光组,UVA照射组及UVB照射组的菌丝形成率分别为88.50±5.56,76.58±6.87,22.35±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时间点小鼠脾肾组织负荷菌量CFU:无照光组>UVA组>UVB组.结论 紫外线能抑制白念珠菌生长,尤以UVB最显著.
推荐文章
紫外线对白念珠菌的影响
白念珠菌
紫外线
念珠菌病
ε-聚赖氨酸对白念珠菌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ε-聚赖氨酸
白念珠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低温等离子体对白色念珠菌影响的电镜观察
低温等离子体
白色念珠菌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细菌灭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外线对白念珠菌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皮肤病与性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紫外线 白念珠菌 菌丝形成率 小鼠模型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8,73
页数 分类号 R756.5
字数 39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12.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105 378 10.0 15.0
2 张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17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外线
白念珠菌
菌丝形成率
小鼠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病与性病
双月刊
1002-1310
53-1082/R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南路双龙新村243号
64-6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7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