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复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高复发性TCC患者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41~80岁,平均59.4岁.Ⅰ级、Ⅱ级各9例,病理分期均为T1期.复发次数3~12次,平均4.1次;最后1次复发间隔3~12个月,平均6.2个月;复发肿瘤个数1~20个,平均6.5个.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术后24h内膀胱灌注MMC 20 mg,治疗45 min,3天1次共4次;实验组9例,术后3天行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先给予杜冷丁+非那根肌注,留置三腔导尿管,生理盐水600 ml中加入MMC 80 mg,治疗温度45℃,流速150ml/min,通过动力泵泵入膀胱,将进水管连接热交换器,进行膀胱体外循环治疗45 min,3天1次共4次.治疗前后2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2年后每6个月复查膀胱镜,了解肿瘤有无局部复发;同时检查X线、B超,了解肿瘤有无远处转移.结果:实验组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1.2岁;对照组男9例,平均年龄57.6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肿瘤复发次数、肿瘤个数、肿瘤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水温度44.7~45.2℃,出水温度43.5~44.0C,温度差(入水温度-出水温度)小于2℃.患者治疗期间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无一例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而退出治疗.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症状在治疗后3天~2周内消失.患者均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均健在,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对照组7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时间平均6.4个月,肿瘤个数1~5个,平均2.6个;实验组局部复发3例,复发时间平均10个月,复发个数1~2个,平均1.7个.两组治疗后复发间期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复发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高复发浅表性TCC患者,MMC膀胱热灌注化疗可减少肿瘤复发机会,使肿瘤复发时间延长,数目减少,可增强MMC治疗TCC的临床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丝裂霉素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复发浅表性膀胱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局部热疗 化疗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1-4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局部热疗
化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月刊
1001-1420
42-1131/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38-12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85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