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亚热带区域丘陵山地面积比重大,山高坡陡,降雨强度大且相对集中,山地红壤抗蚀性差,土壤侵蚀发生潜在可能性大;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大面积的土地严重遭受土壤侵蚀,特别是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大面积严重退化、崩岗遍布,成为不毛之地的“红色沙漠”和南方红壤侵蚀的典型代表。
推荐文章
红壤退化地森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
土壤水库
库容
土壤有机碳
典型相关分析
森林恢复
红壤
生态恢复对红壤侵蚀地土壤有机碳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颗粒态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碳分配模式
稳定性
植被恢复对红壤侵蚀区土壤铁铝氧化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红壤侵蚀区
植被恢复
铁铝氧化物
土壤养分
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红壤侵蚀退化地
生态恢复措施
土壤养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恢复对红壤严重侵蚀地土壤水库重建的影响与机制
来源期刊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山地红壤 侵蚀地 土壤水库 生态恢复 机制 山地面积 土壤侵蚀 亚热带区域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F0002-F0002
页数 1页 分类号 S791.246
字数 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地红壤
侵蚀地
土壤水库
生态恢复
机制
山地面积
土壤侵蚀
亚热带区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TV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89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5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291
论文1v1指导